玉带板实际上是受玉带钩、玉带扣等腰带佩饰启发、演变而来,而玉带钩的出现也比玉带板早得多。带钩是古时人们用于系扣腰带的用具,一般形状呈扁方长条状,一端弯曲,用于钩带。带钩中以金属带钩最为普遍,玉带钩只占少数。中国最早的玉带钩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而其他新石器文化遗址极少有带钩出土。良渚玉带钩钩体较宽,形体较小,一端作弯钩形,另一端穿有一孔。
春秋时期,玉带钩开始流行于贵族阶层,此时期的玉带钩多为素面,器形简约,多从实用角度考虑制作。进入战国时期后,崛起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非常流行用带钩,由于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游牧民族的服饰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钩随之在中原地区大量出现。而此时期的玉带钩在形制上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把以前简单的钩体做成龙形体,以图吉祥,并在带钩上雕琢各种吉祥纹饰。一般带钩钩头呈龙首或虎首状,用阴线琢出龙首、眼、鼻、耳等器官,在身上琢出浮雕卷云纹、阴线纹、兽面纹等,纹饰精美,寓意吉祥。
汉代玉带钩的制作承袭战国而且更加精美,无论是品种、花样、纹饰都远超其他时期。汉代玉带钩多采用和田玉制作,而且以白玉居多。带钩多琢有纹饰,素面较少,工艺非常精湛。有由几种纹饰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纹饰,如头为螭首、尾作虎头。还有多节玉块由铜棍组装在一起的特大带钩,有的长达24厘米甚至27厘米。
唐以后,玉带板流行,玉带钩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体带钩已发展成对口的带扣了。带扣多用白玉琢制,也有用青玉、碧玉的,带扣上多琢有纹饰,多雕刻花卉及龙凤纹等吉祥图案。
到明清之际,玉带钩和玉带扣仍很多见。形态趋向短小,带钩与带扣配套使用,但也有一些带钩或带扣是用于玩赏和陈设。皇家御用带钩最为精美,如明万历皇帝生前所用白玉龙首嵌宝石带钩,代表了皇家玉镶宝石的工艺水平,和这件玉带钩相比,平民王锡爵生前所用的青白玉鸭首带钩不仅玉料不及前者,而且显得格外朴素淡雅,毫无富贵之气,这就是皇家用玉和民间用玉的区别。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