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青铜兵器的研究价值就是收藏价值

在首届“中国(安徽)古典艺术品交流文化节”中,一件战国青铜嵌松石铭文剑在鉴宝活动中深得专家老师的极力称赞,此剑无一点锈斑结块,剑身布满规则的鸟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和背面镶有绿松石。靠近剑格的地方有两行鸟篆铭文,该剑历经岁月的磨砺,至今仍然锋利!其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无二。

青铜嵌松石铭文剑


此把青铜嵌松石铭文剑(题图),长61.3厘米,竹节上布满漂亮曲线纹,通体青铜制作,圆柄,柄内为无数同心圆饰,剑格向外高高凸出,两面镶嵌绿松石雕琢点缀,可谓画龙点睛。剑身两侧出刃,刃中有一条平脊,剑顶端收聚成尖峰,虽年代古远,仍相当锋利。绿锈侵胎入骨,包浆坚固自然润亮,历经千年仍入目灿然,制作精良,品相较好。
依据剑身平脊、圆柄及镶嵌绿松石工艺等因素,可以断定为战国时期铸造。长期入土腐蚀仍然完好如初,反映出战国时期高超的铸剑技术和独特工艺。它在中国古代剑文化中有潜在内涵,值得深入研究。
剑是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的兵器,用以自卫防身和格斗之用;剑以锋为主,能刺能砍,运用自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战争频起,各类兵器的需求大增,剑亦不例外,此时的铸剑技术遂臻鼎盛,名匠、名剑迭出。据史料古籍记载,名剑楚有龙泉、秦有工市、吴有干将、越有纯钩等,名家可考的有干将、欧冶子、莫邪等。而名家铸一剑,需数年才可完成,淬炼所需用水,被形容足令溪流干涸。如《吴越春秋》载记干将铸剑,金铁之疑不销,莫邪乃断发剪指投之炉中,再使三百童子鼓风壮炉火,金铁乃濡。可见,一柄好剑的横空出世,需要工匠们付出诸多的心血和汗水,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古兵器铜锤


绿松石,又称松石。它是土耳其国石,故又叫土耳其玉。因其具有秀丽而清新的绿色,素有“东方绿宝”之誉。绿松石是人类最古老的宝石之一,早在1900年时,考古学家就曾掘出了5000多年前的绿松石工艺品,那是戴在古埃及皇后木乃伊手臂上的4件包金绿松石手镯。我国也是最早崇尚绿松石的国家,1981年在青海高原六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五千年以前的器物中,就有绿松石装饰文物。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格背面就用绿松石镶嵌出美丽的花纹。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量绿松石装饰拉萨大昭寺,从而使绿松石在宗教仪式上成为重要的饰物,广为流传。

近年来我国民间热爱青铜器收藏的人日益增多,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收藏者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礼器上,往往忽视其他门类青铜器的搜集和收藏。这就使青铜器市场时常出现某种畸形状态,即青铜礼器价位高,买主多,而其他青铜器却很少有人问津。纵观青铜器市场的发展趋势,有远见者,已开始悄悄把收藏重点向青铜兵器转移。兵器往往被收藏界所忽视,认为玩青铜兵器不够档次,且经济价值不高。殊不知先秦时期青铜兵器和青铜礼器同样被重视,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即用于战争的兵器和用于祭祀的礼器,对国家同样重要,这完全是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决定的。从出土古代青铜兵器看,无论是攻击型兵器(戈、戟、矛、钺、刀、剑、匕首和弩机、矢镞等),还是防御型兵器(胄、甲等),不仅材质优、数量大,而且造型多样,装饰华美,有的还铸錾铭文,其鉴赏品位之高,收藏价值之大,足以和青铜礼器媲美。

对于青铜器鉴赏爱好者来说,青铜兵器以其存世量大,品种较多,铸造工艺精湛,个体价格相对较低,而得到一批爱好者的青睐,在京津两地的古玩市场地摊上,时常能碰见商周至秦汉时期的戈、矛、剑和匕首等青铜兵器,由于收藏者较少,因而价格相对不高,若干年前一把黑漆古青铜剑,才索价三两千元,一件战国戈只几百元即可买下。现在由于爱好者的增多,青铜兵器已渐成市场的热点,一把颇为普通的战国剑已经卖到了一两万了,可见其价值的涨幅,但相对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谈论青铜兵器的市场价值,并没有定论,依照收藏惯例,和青铜礼器有些相似,即同种器物,年代早的优于年代晚的,尺寸大的优于尺寸小的,有纹饰的优于没纹饰的,罕见的优于多见的,有铭文的优于无铭文的,品相好的优于品相差的等等。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青铜兵器的研究价值就是收藏价值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