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蚌在海床进食中,贝壳张开,受到外来物沙粒,寄生虫等异物偶尔掉进去,外套膜受到刺激,它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把掉进去的异物层层裹住,使其圆滑,逐渐形成珍珠囊-光亮润泽的外层。养殖珍珠就是根据此原理,运用插核技术将圆形珠植入蚌内,便形成了珍珠。
一般认为,蚌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某一刺激而急剧地分裂增殖,逐渐包围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刺激源为中心,渐次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珍珠。因此,所形成的珍珠是圆球形或非圆球形,关键在于珍珠质能否均匀地在刺激源周围积累。
归纳起来形成天然珍珠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种像砂粒、小虫或虫卯等异物,偶然侵入蚌壳内,与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表皮细胞组织分裂增殖成珍珠囊,包围异物,分泌珍珠质,最终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有核的。
另一种为外套膜表皮细胞组织的一部分因病变或受伤等原因,脱离原来的部位,进入结缔组织中,分裂增殖形成珍珠囊而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无核的。
什么是海螺珍珠?
海螺珍珠(Conch Pearl):产于一种在加勒比海居住的粉红色大海螺(Conch)体内,非常闻名。珠子通常是粉红色的,间中也有白或咖啡色。它们有独特的火焰似的表面痕迹,质优的形状是两边对称,通常是椭圆形的,价钱由8000至8万港元不等,阿拉伯人及欧洲人对此种珍珠情有独钟。
海螺珍珠大小:通常直径2-3mm,大约0.2-0.3克拉。
海螺珍珠折射率:与颜色有相当大的关系。平均值是1.51。
海螺珍珠比重:依旧与颜色有关。棕色比重较低,2.18-2.77;白色和金色为2.82-2.86;粉色不含空隙,比重为2.84-2.87。
海螺珍珠硬度:粉红色最硬为5-6,棕色为4-5。
海螺珍珠韧性:根据报告,海螺珍珠的韧性高于牡蛎珍珠。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