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佛教中的十恶是哪十恶?以及佛教十善

佛教中的十恶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邪见。是招苦果之业因。是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又作十不善业道。佛教十恶概念,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感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业也。

十恶业因果对应表

十恶业之杀生(身造者)

杀生者,即以恶心断除有情的生命。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业:1、故意杀生。故意地去杀害众生,而不是误杀。2、杀他有情。你在杀其他的有情,而不是杀你自己。3、明知故犯。蚂蚁、蟑螂、老鼠等,他们也像人一样,有自我保护意识,贪生怕死。我们不顾及怜悯它们,反而有意地去伤害它们。4、制造杀生用具。有意识地做杀生工具,如杀生用的笼子、猎枪、捕鱼网、钓鱼之类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井,暗算杀害动物;或有预谋起心杀害一个人而准备谋杀的工具。

在佛教里,把动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谓有感觉、有思惟、有感觉的动物。如人有思维、有感情、有记忆力,属于高级动物。那些有记忆、有神经、有感觉的动物,它能感觉到冷热、疼痛,如蚂蚁之类的,属于低级动物。无论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都是我们不能杀生的范围。再像蔬菜之类的植物,既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属于无情生命的范围。《荀子·非相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所以,吃素属于不杀生范围。

喜欢杀生的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害怕他。同样,因为人对动物有伤害心,动物见了人才害怕。杀生的人,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多病。原因是杀生的行为,使动物痛苦不堪。相应地种下这种因的人,在未来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报,还有体弱多病的余报。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动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杀生的人将来也要招感短命的果报。杀生的人,时常都会担惊受怕,你看那些杀人的凶手,白天心惊胆战,坐立不安,夜晚恶梦缠绕,一天到晚内心处在不安宁中。杀生是在结怨,无论被你杀的人或动物,必然都会和你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杀生的人将来要堕三恶道,遭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

十恶业之偷盗(身造者)

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即以各种手段占有他人的财物,都是属于偷盗的行为。于身、口、意十种恶业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具备以下五个条件就造成偷盗的业力:

1、故意起盗心,有心要盗,而不是无心。2、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东西,假如是自己的东西,就谈不上偷盗了。3、知道是别人的东西。有时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时间一长,结果忘了,误以为是自己的,这样即使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算偷。我们现在所说的偷盗,必须知道这个东西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想,然后再去拿,这是自欺欺人的伎俩。4、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和准备,比如作案计划,行动纲领。5、不是误取。具备了以上五条,偷盗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盗的业力也就形成了。

偷盗的人,名声不好,大家都轻视他,舍弃他,不会被社会所容纳。一个有偷盗历史的人,想找一份工作显得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人会信任他,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接纳他。偷盗的人,人们都瞧不起他,臭名昭著,谁也不会说他的好话。靠坑蒙拐骗发家的人,他的良心会受到遣责,正所谓:‘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偷盗的人会担心他的不正当行为被人发现,而被追回财物;他害怕别人报复他,他还有坐牢的恐惧。偷盗的人做贼心虚,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内心有愧,害怕被别人发现,心情常常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之中。偷盗的人,将来的果报是财富、生命、健康、安乐、辩才都要受到影响。

十恶业之邪淫(身造者)

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即除了法律所允许的夫妻关系,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夫妻关系外,所有两性关系都属于邪淫。邪淫也有轻重之分,想行邪淫,但没有结果,就是轻罪。想行邪淫,达到目的,就是重罪。

邪淫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犯戒行为:1、指非境。指除了自已法定的妻子之外的行淫,都是属于邪淫。2、指非道。行淫有行淫的处所,假若不在正道行淫,既使是自已的妻子,如果是在她的口中及其他地方行淫也是属于邪淫的。3、指非时。在妻子怀孕、婴儿吃奶的时候,或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行淫,也是邪淫。4,指非处。如果和自己的妻子在佛教的寺庙里、佛塔边这些圣洁的地方行淫,也是属于邪淫的。如果远离邪淫,就能够得到四种有智慧人称赞的利益。

邪淫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好处,就生理而言,会染上种种病,造成许多身体上的病苦;就心理而言,一个好色之徒,一天到晚坐卧不安,为找妓女而不能静下心来。邪淫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今天的社会因为男女两性关系太开放,引起家庭的破裂,使得许多无辜的小孩从小就失去母爱,深受其害,因而走向犯罪的道路,造成社会的危害。

十恶业之妄语(口造者)

妄语者,谓好造虚言诳惑他人也。即说假话,用一种不真实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社会,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尔虞我诈,欺骗他人。

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之分。一个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而他却对人家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或是没有神通,而骗人家说他有神通。他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对他的恭敬,希望通过这种欺骗的语言得到别人的供养,这种妄语就属于大妄语。一旦犯了大妄语之后,就是重罪,不可悔。另外,还有小妄语,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说没有看到,没看到说看到了,这是比较轻的妄语。还有一种妄语,叫方便妄语,它的罪过就比较轻,如没有吃饭说已经吃饭了,吃饭了说没有吃饭,这种方便妄语就没有多大的过失。

《大智度论》中云: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口气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十恶业之绮语(口造者)

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即没有意义的闲谈,属于染污的语言,又名杂秽语、无义语。这些语言对修身养性没有任何利益,甚至还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增长我们的无明烦恼。

绮语由两个条件构成:一、有染污心。当人们说绮语时,往往是建立在染污心的基础上,带着贪心、嗔心等不良情绪而说。二、无意义的语言。世间有许多毫无意义的话,如无病呻吟的情歌艳词,天南地北的无聊言谈,与正见相违的邪见邪论等,都属于绮语范畴。

总是说绮语的人,言而无信,走到哪里都缺乏威信。虽然有些人也能以花言巧语博得人们的欢心,甚至取得他人暂时的信任。但他们所以能得逞,只是因为对方缺乏智慧,才会被其诱惑。而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就不会被这些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蒙蔽。如果整日说三道四,废话连篇,本身就无法具备真实智慧,自然无法回答他人疑问,为他人解决人生困惑。

我们要离绮语,就是要保持不随性和随意的心态,说话不总是挑刺,随时警惕自己不说无意义的话。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心的去赞美别人。说庄严语其实就是要抵制诱惑,减少欲望,从而力争得到威严厚德的修养,就是说要成为一位有修养有道德的智者。言语谨慎,出必庄严,认真对待别人的话语,不说下流话,不说调侃话,让别人一见此人心生敬畏。

十恶业之恶口(口造者)

恶口者,谓言语粗犷,毁辱他人,令其受恼也。恶口又叫粗恶语,即诽谤、攻击、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等能够伤害他人的语言。具备这四个条件就构成了恶口:1、有心去伤害他人。朋友之间由于很熟悉,见面也会说一些恶语,但对方不介意,这种粗恶语就不算恶口。而有的人,话虽说得很好听,但那是在讽刺嘲笑人家,或挖苦人家,这样的语言就属于粗恶语的范畴。2、发出非爱语。非爱语就是缺乏爱心,伤害他人的语言。3、对方理解。4、如实接受。

说话有把握分寸,讲究说话的艺术,这一点非常地重要。很多人做不到,尤其是那些平时讲惯了粗恶语的人,总是带着嗔恨心跟对方讲话,这就很难做到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恶口,是属于脏话、粗话、以及一切能构成对他人伤害的语言,像这样的一些话,谁听了都不会觉得美妙。恶口的人讲话,谁都不高兴听。因为听了他的话,让人难过、痛苦、烦恼。

用恶口说话的人,是从嗔恨心中发出的,必然会伤害别人。佛经里讲“士之生也,斧在口中”,人的嘴就像斧头一样,用语言伤害别人甚至比用刀砍的伤害还要大。人在嗔恨心的状态下,是极不理智的,一旦说出了言不由衷的话,往往都是不合情理的。有时甚至会语无伦次,毫无逻辑可言。因此当人们冷静下来之后,往往会对愤怒时说的话,不当成一回事。从嗔恨心中说出的话,往往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理智,他自己把握不了自己,过后他肯定是要后悔的。

用不恶口讲出来的话,容易被对方接受、领会。假若你是用恶口讲出来的,即使你讲得很有道理,对方也不愿意接受。所以批评一个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用爱语去说,而不是用恶口去说。一个人如果在不恶口的情况下讲话,就会比较严谨,不太容易找到毛病;而在恶口的情况下,由于失去了理智,讲出的话就会漏洞百出。

十恶业之两舌(口造者)

两舌者,谓向此说是,向彼说非;或向彼说此,向此说彼,而使彼此乖诤也。两舌,即离间语,用挑拨离间的语言,搬弄是非,去破坏他人的密切友好的关系。如向甲说乙,向乙说甲,挑起双方的是非,制造矛盾,让双方彼此猜疑,进而争吵打架,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两舌罪名的成立必须有四个条件:1、挑拨离间折散他人的关系。2、制造矛盾的语言。3、对方理解你所说的内容。4、如实地接受。有了以上四个条件,就能构成两舌的罪名。显然,两舌的特点是破坏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事业的成就。而不两舌就是成全人家的好事。不两舌能够得到五种不可坏法,你所做的一切不会遭到别人的破坏。

种下两舌因的人,将来有可能招感被人暗算谋杀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要处理好眷属关系非常不易。何况社会本身就很复杂,有的夫妻关系因第三者插足而破裂,而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亲戚朋友关系,也会被人挑拨离间,引起相互争斗仇视,结果闹矛盾。这与他过去生种下两舌业有关系。种下两舌因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破坏的因缘就特别多,使得他没法认真地修下去,以至半途而废。有些人虽然遇上善知识,却被别人挑拨离间,使得善知识疏远他,这是因为曾经种下两舌因的结果。

十恶业之悭贪(意造者)

贪欲者,谓于顺情之境,贪着乐欲,心无猒足也。悭贪,也就是悭吝贪着。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且贪求而无满足。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做“悭”;看见人家的东西就想要叫做“贪”。

贪欲属于危害有情身心健康的三毒之一,贪欲主要表现为占有和贪著。作为凡夫,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不仅要占有衣食住行,更要占有名利地位,占有世间种种享乐。这种占有欲,正是来自贪著。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乎自己的身体。

贪的表现形式很多。有时表现为悭,也就是吝啬、小气。因为对自己所有的财物贪著不舍,故不愿与他人分享,更不愿布施出去。有时表现为慢,也就是骄傲自大。因为对自己的长处贪著不舍,故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如从事文学艺术或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者,我慢心往往特别重,所谓“文人相轻”。有时又表现为谄,也就是阿谀奉承。因为贪得无厌,不仅执著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且贪著他人的财产、地位、名誉,故以溜须拍马等手段博得他人好感,达到满足个人私欲的目的。此外,贪心还会导致杀、盗、淫、妄等种种恶行。

十恶业之嗔恚(意造者)

嗔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嗔恚,亦属三毒之一。即对自己讨厌的横加排斥。愤怒就是嗔恚的表现形式。如因一言不合造成争执,最后愈吵愈烈,怒目相向。更严重的是,这种愤怒不会轻易消失,之后还会播下仇恨的种子,使人们心灵遭受极大伤害。所以,仇恨伤害最大的,正是我们自己。如果进一步施诸于人,还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嫉妒也是嗔恚的表现形式之一。看到他人事业有成,名闻四方,虽然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却总是心怀不满,想方设法地予以阻碍。

嗔心深重者,一旦被人辱骂,立刻会记恨乃至报复,总想找机会跟人家争斗。嗔心重的人,心态就会粗暴乖戾,烦躁不安,时常处在气恼状态中。如果我们心中贪嗔痴的力量特别强盛,整天想着伤害他人,就是通常所说的“衣冠禽兽”了。在生活中,任何一个处于愤怒中的人,无论本来相貌如何,都不可能令人欢喜。因为他们的五官会被愤怒所扭曲,变得狰狞可怕。久而久之,面部肌肉就不能恢复原状了。

十恶业之邪见(意造者)

邪见者,谓拨无因果,行邪见道心,无正信也。邪见是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譬如人家说人生是无常的,他说是能长寿的,可以长生不老的,这就是邪见。

邪见,是对宇宙人生的错误认识。什么叫错误认识呢?这种认识跟宇宙人生的真实是相违背的,和我们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和我们的修行解脱是相违背的。这种认识、思想、观念,属于邪见。反之,一个人的认识跟真理相应,跟修行趋向解脱相应,跟我们的完善人格相应,那就是正见。

在我们生存的世间,邪知邪见特别的多。像有的人不相信因果,认为人死如灯灭,觉得人世间没有什么因果,这就是邪见。因为他没有看到三世因果,他没有看到生命的过去、未来,只看到了现在这一生,所以他不相信三世因果。又像基督教,基督徒只讲生命的现在和未来,而认为生命没有过去,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死后不是升天堂便是下地狱。这在佛教徒看来,也是邪见。

邪知邪见的人,贪嗔痴不断增长,离真理、道德、善知识会越来越远。邪见的人,是非不分,他会去归依那些天、鬼、钞票、地位、感情,以为这些是世间上最可靠的。邪见的人,往往无恶不作。

信心铭

佛教十善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绮语。
6、不恶口。
7、不两舌。
8、不悭贪。
9、不嗔恚。
10、不邪见。
又者以行好故,亦名为善。谓能修行胜德,利安一切,其数亦十。
1、救护生命 不惟不行杀害,更能行其救护。
2、给施资财 不惟不行盗取,更能行其给施。
3、遵修梵行 不惟不行淫邪,更能行其清净。
4、说诚实语 不惟不行诳惑,更能行其实语。
5、和合彼此 不惟不行离间,更能行其和合。
6、善言安慰 不惟不行粗犷,更能行其柔和。
7、作利益语 不惟不行杂秽,更能行其正直。
8、常怀舍心 不惟不行悭贪,更能行其施舍。
9、恒生慈念 不惟不行嗔恚,更能行其慈忍。
10、正信因果 不惟不行邪见,更能行其正信。

赞(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佛教中的十恶是哪十恶?以及佛教十善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