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宋代瓷器

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上,一般具备一定数量即可以系统收藏的品类,才会更受市场的关注和青睐。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稀世奇珍。宋代瓷器,因其年代久远、工艺精湛、审美独到且数量稀少,即便不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珍品,依然被广大陶瓷收藏者奉若至宝。在拍卖市场上,一旦有流传有序、鉴定无疑的宋代瓷器现身,大多可以成为本季陶瓷拍卖中的重点加亮点,成交结果通常较为喜人。尽管明清陶瓷在数量上大大占优,且高价拍品层出不穷,但与宋代瓷器相比,始终有种”炫目”之感,而宋代瓷器中的精品,显现出的是一种低调中透着权威的高大上气质。

宋哥窑灰青繫耳三足炉瓷器

在瓷器收藏界,宋代瓷器基本上位于顶尖级别。历史上,宋代瓷器是陶瓷烧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技术上来说,宋代陶瓷烧制技术基本成熟,且各大窑口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诉求。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以及其他着名窑口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还有赫赫有名的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等,共同构建起宋代瓷器庞大、复杂又趋向一体的版图。

从审美上来说,在宋代文人社会影响下,各种艺术样式都倾向于清雅、极简,崇尚淡泊中的精致、低调中的奢华,这种与后代夺目式的审美倾向截然不同,而这也形成了宋代瓷器独具特色的面目和突破时代、引人入胜的精神之美。

“宋代瓷器之高,高在其道。”这是笔者对宋代瓷器的经验总结。人们会发现,宋朝是中国古代中物质最丰富、文化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大时代。笔者所知,大凡中外有造诣的汉学家,只要一提到宋朝,无不流露出敬佩之意和仰慕之情。而宋代瓷器,就是宋代文化的最好载体。认识和理解宋代瓷器,不但可以满足宋代瓷器爱好者从事收藏本身的需要,而且对于理解和考证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西方艺术强调”可见性”,中国艺术强调”可意性”。通过对宋代瓷器的综合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宋代瓷器器物的外形还是内涵,都深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宋元钧瓷 陶瓷器件

道家理论大巧若拙

何谓道?老子《道德经》总纲里有云:”道非道,非常道。”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不是指具体的单一事物的原理,而是指包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规律。他提示人们:人类生存必须了解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这样,人类不但得以生存,而且才可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

“技进乎道”是”道学技艺”的指导思想。我举个众所周知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庖丁给文惠君表演杀牛,手所碰到的,肩所扛住的,脚所踩着的,膝所抵住的,刀刃顺筋肉的间隙和骨节的空虚处游刃有余。这种杀牛的技术与人的意图达到了和谐统一,也就是消除技艺与事物的对立,使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到一体。这种”手随心动,技从手出”的演示是心、物浑然一体的过程,这就是”道”的境界,故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基于这种思想,道家提出了自己的审美观”大巧若拙”的理论。”大巧若拙”是说自然界最巧妙事物或现象,初始看来像是笨拙的,其实质却是最好的和最完美的。

下面以宋代五大名瓷中的官、哥、汝三类瓷器为例。它们的器身上都分布着大小不同、深浅有异、色泽有别的开片,其中又以哥窑瓷最为明显。釉面开片是这三大名瓷的特征,也是它们的特色,更是它们身上的亮点。原来,这种开片并不是瓷器创作者原始设计的实现,而是瓷器在窑内烧制过程中或者出窑后的一种失控表象。这是由于瓷器胎体与釉面的物质结构不同,二者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形成。它与瓷艺家的原始设计背道而驰。

这本来是一种缺陷,后来艺术家们发现这种缺陷不但没有损坏瓷器的美感,反而增添了器物的古朴美和情趣美,使器物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从而显得更加精美。开片的出现,纯属是一种意外,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艺术家们利用这种意外的自然美,使其锦上添花,美上加美,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真可谓”天工巧合”。这个例证就是”大巧若拙”理论的最好说明,也是对道学指导思想”顺应自然和自然美学”的最好注释。这种”巧”已经走到了事物”拙”的地步,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意味着这种”巧”已经合乎事物的本质。这就是宋代瓷器高妙之所存、高妙之所依的特点之一。

中国瓷器白釉三翁醉酒杯

宋代瓷器风格圆润柔美

业内专家知道,每一朝代瓷器风格的取向,无不是当朝天子个人意志、智慧和好恶的体现。宋代统治者推崇道学的无为而为,顺应自然的道学思想。宋代瓷器,无论是审美标准,还是工艺技巧和质量要求,都是出自当朝皇帝的旨意。从赵匡胤建国开始的历代宋朝皇帝,大都受过良好的道学教育,接受过文化艺术的熏陶,有较强的审美观。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是造诣极深的艺术家和道学家,他们崇尚道学,效法道学;尊崇自然,效法自然。他们以道学的”无为而治”的理论指导着宋朝国家的治理。

古人认为,”有请内,必行诸外”。这是说,人的精神状态、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观念都会在其日常生活行为上表现出来。宋代历朝皇帝是道学家、艺术家,他们以极高的道学审美标准指导着当时的瓷器制作,推动当时制瓷业的生产和发展。道学家提出”言理,而不言情”。精绝的宋代瓷器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时的主流审美取向是追求淡泊含蓄、平淡天真的风格。宋代瓷器以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造型风格简洁优美,比例尺度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宋人崇尚的典雅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宋代瓷器从设计到制作,无不效法道学精神散发自然的光华。基于道学中”天人相应”观念,宋代瓷器艺术思想总是强调人与自然、欲望与伦理两者的统一。它强调入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在两者合一中获得审美最高境界。例如,宋代瓷器无论是盆、盘类的圆形扁平器,还是瓶、罐类的直立器,器形线条都简洁明快,圆润洒脱,委婉自然。与元代瓷器造型线条直立硬朗、轮廓锋利相比,宋代瓷器相对来说要圆润柔美许多,给人以平静恬淡的视觉享受和审美情趣。

宋代官窑瓷器釉面如玉

道家的思想精神使宋代瓷器艺术发展进入一个自然精妙、典雅幽远的境地,于是就出现”瓷质如玉”的瓷面效果。”德而玉””君子如玉”,这不但是对人品高尚的歌颂,而且是对玉质美的肯定。在中国文化中,玉质的庄重、典雅、珍贵、悠远,深受人们喜爱和尊崇。

宋代官窑瓷器特征之一就是”釉面如玉”。釉面出现玉质感不但是宋朝制瓷技艺上的突破和创举,更是宋代艺术家们对中国玉文化的最好传承和巨大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传承和发展空前绝后,无人能及。”釉面如玉”,其本身不但是对玉质美的肯定,而且是对宋代瓷器釉面光洁、色彩单纯的自然风格美的赞誉。这种天然中的灵气迸发,使宋代瓷器美最终让人们达到”物我两忘、两相融合”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宋代瓷器曲线弧度浑然天成

道家崇尚自我的个体自由和率真性情,力求艺术的自然美。因此,宋代瓷器艺术的每一根曲线、每一个细微弧度,都要求浑然天成。釉色吸取自然色彩的精华,器物釉面在质朴无华的同时,也不排除它们有各自的个性特质。

例如,着名的五大名窑,都以素雅高洁为标准效法自然美。它们也突出各个窑口的个性特征,如官窑紫口铁足,哥窑金丝铁线,汝窑天青为上,定窑洁白最佳,钧窑玫瑰紫红。因此,宋代瓷器文化在让人类享受到宇宙自然之美的自由精神的同时,也享受到人性中深层次的个性优雅,显示出道家形而上的自由宇宙观。

宋代瓷器艺术在道学思想指导下,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在器物造型、釉面装饰上表露无遗。宋代道学文人艺术家以人为主体,把宋代瓷器作为传达生命意义的载体,解释人与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示出入类与客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状态。他们在思考人生、宇宙、万物时,把人类生活与宇宙万物中的规律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宋代瓷器艺术显示出的是形而上哲学意味的人性美。

在今天的市场上,尽管宋代瓷器已经有过天价,也曾吸引无数人的仰望,但与其真正的价值相比,似乎仍有一定差距。数量稀少、鉴定困难、审美超脱等,都是宋代瓷器走向市场的”硬伤”。看似有限的升值潜力限制了宋代瓷器价位的上涨,只有那些真正热爱宋代瓷器、能够欣赏宋代瓷器的人,才会花大价钱买一道通往千年之前的符咒,获得灵魂上的满足。当然,审美小众、收藏小众,实际上也并非坏事。正因为这些特点,导致宋代瓷器不能时刻被市场所关注,自然也就避开了资本市场上一轮又一轮的炒作。即便在文物艺术品市场唯价格论的当下,宋代瓷器依旧像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问世事,也不关心一时一世的价格,因为她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宋代瓷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