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异兽是指《山海经》记载的极具神秘感奇异怪兽,这些异兽让读者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时候的生态环境和古人对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象。这些长相奇特的异兽也为众多美术爱好者、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遐想,让大家总是乐此不疲的创造着。山海经异兽图有很多的人绘制过,中国古人有蒋应镐、胡文焕、成或因等人为其绘图;日本有《怪奇鸟兽图卷》;现代也有很多人绘制过众多版本的《山海经》异兽。这些古今中外的异兽图为我们研究山海经增加了许多新的方向,也让很多非专业人员从另一方面走进了《山海经》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全部山海经异兽详细介绍吧!
山海经十大神兽: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诸犍、混沌、庆忌、青龙。
山海经异兽排名:天狗、穷奇、九尾狐、蛊雕、诸怀、蠃鱼、朱庆、梼杌、狍鴞、毕方。
山海经五大神尸:刑天、窫窳、王亥、夏耕、诸比。
夸父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夸父族人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但是后来被黄帝打败。
蠃鱼
蠃鱼是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1。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穷奇
穷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像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天狗
天狗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可御凶害,其说始见於先秦。《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在华山西很远的地方“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同书《大荒西经》载,巫山“有赤犬,名曰天犬”。
狰
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奇兽,章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传说,中国境内有一座山名叫章莪山,相传这座山寸草不生,还有许多怪兽出没其中。其中一只就是狰,它的声音如击石般铿锵,脸部中央长出一只角,而且有五条尾巴,全身赤红,身形似豹。
肥遗
肥遗是中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出自《山海经》,共有三种,两蛇一鸟。据说肥遗是一种居住在浑夕山山麓的怪蛇,有一个头、两个身体,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旱。也有传说称肥遗是一种黄色的鹌鹑大小的鸟,喙是红色的,据说吃了肥遗能够治病、防止寄生虫。
凤凰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大荒西经》“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蛊雕
蛊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
九尾狐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而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旋龟
旋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产于怪水,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其体貌与普通的乌龟类似,但颜色为红黑,长着鸟的头、毒蛇的尾巴。据说它的叫声像剖开的木头的声音,将其佩带在身上,耳不聋,还可以治疗足底的老茧。
孰湖
孰湖是《山海经》所记载的蛮荒古兽,马身鸟翼,人面蛇尾,喜欢载人。《西次四经》:“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梼杌
梼杌很像虎,毛长,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梼杌是上古帝王颛顼第六子(穷蝉之弟、黄帝之曾孙、昌意之孙),又名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可以大略推知其作为。他与少昊之子穷奇(蟜极之弟)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混沌
混沌是古代的凶神,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饕餮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后来,饕餮变成了铭文,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为贪欲的象征!
驳
驳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暴的猛兽,外型如马,以虎为食,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山海经·西山经》:“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但正统古籍中记载甚少。白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通晓天下鬼神万物状貌,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三才图会》中白泽大致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毕方
毕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火灾之兆,名字有可能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而传说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后来毕方被称为火神的侍宠。
獬豸
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横公鱼
横公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怪鱼,到了夜晚,跳到岸上,脱掉厚重的外壳,其样貌有点像人类,所以有了“夜化为人”的说法。出自《山海经》,“生于石湖,此湖不冻。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去邪病”。
狌狌
狌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异兽,记载于《山海经》,形似猿猴,传说能通晓过去的事情,但是却无法知道未来的事情。《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夔
夔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英招
英招是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丘晴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渤水。其中多赢母,其上多肯雄黄,多藏琅歼、黄金、玉,其陨多丹粟,其陲多采黄金银。寅惟帝之乎圃,神英招司之,其状属身而人面,虎文而舄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当康
当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为一种兆丰穰的瑞兽。《山海经·东次四经》:“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鳝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当康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衔懿行云:“当康大穰,声转义近,盖岁将丰稔,兹兽先出以鸣瑞”。
应龙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斩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赤鱬
赤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之后《北次三经》的人鱼、《中次七经》之缔鱼、《海外西经》之龙鱼、《海内北经》的陵鱼等都指赤鱬。
灭蒙鸟
灭蒙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怪鸟,出自《山海经》。《山海经》载:灭蒙鸟在结匈国的北部,鸟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灭蒙鸟就是孟鸟。秦的先人,是帝颛顼的孙女,名叫修。女修在织补时,有一只玄鸟生了个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个儿子取名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少华。少华又生了大费,大费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大廉,便是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便是费氏。大廉的玄孙孟戏、仲衍,都是身子像鸟,但会说人的语言。因此他们是灭蒙鸟的国民,但是他们没有留下子嗣。
天狐
天狐是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早期的狐女形象大多温柔善良、聪明勇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用来形容女子魅惑、凶恶。据《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虎蛟
虎蛟是中国神话中的鱼名,其鱼身蛇尾形,属于水中非鱼非蛇的怪蛟。《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刑天
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和黄帝争位,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作为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早已被神化,在民间艺术与文化作品中广为流传。据《山海经·海外西经》当中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彘
彘是山海经中的一种异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如同狗叫,能吃人。《山海经》:“浮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当扈
当扈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样子像雉,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不瞬目。《山海经·西山经》:“(上申之山)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山海经图赞·当扈》:“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馀。”
青鸟
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为王母娘娘的信使,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比翼鸟
比翼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山海经·海外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烛龙
烛龙别名烛九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据《山海经》中记载,烛龙也称烛九阴,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赤红色,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吸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猾褢
猾褢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怪兽,在《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中形状像人却全身长满猪样的鬣毛,冬季蛰居夏天活动,其声音如同砍木头发出的声音。哪个地方出现这种动物那里就会有劳役之灾。《山海经》:“尧光之山,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陆吾
陆吾即肩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鸣蛇
鸣蛇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山海经·中次二经》说:“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钩蛇
钩蛇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钩蛇通过在水中用尾钩把岸上的动物拉入水中捕食。出自《山海经·中山经》:“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晋·郭璞注:“今永昌郡有钩蛇,长数丈,尾岐,在水中钩取岸上人牛马啖之。”
天马
天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异兽名,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朱厌
朱厌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身形像猿猴,白头红脚,传说这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出自《山海经·西山经》。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诸怀
诸怀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怪兽。《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
兕
兕指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兕的形状似牛,全身长着黑色的毛,头上只长着一只角。最早见之于《山海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狸力
狸力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出现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见到它的地方地面多起伏,所以猜测狸力善于挖土。《山海经·南次二经》:“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三足乌
三足乌是一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别称三足金乌、金乌等,传古代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又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又因与太阳有关,为金色,故为三足金乌。《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瞿如
瞿如是中国传说中的怪鸟,形状像鵁,却是白色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出自《山海经·南山经》。《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祸斗
祸斗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所到之处常常伴随火灾,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将之看作是不祥的象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在不需要进食的时候,祸斗们常常聚集在南方海外的厌火国,这个国家的得名即因为祸斗的到来。无肠国在厌火国的附近,这里的人民吃的东西和排泄出来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山海经》的一位注释者吴任臣指出,祸斗的食性很可能和无肠国民的教导有关。
诸犍
诸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出自山海经,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其兽力大无穷,善射。《山海经·北山经》:“有首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
鲲鹏
鲲鹏之名于道家学说古籍《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蜚
蜚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怪物,居住在中原东部的太山,外形象牛,头部为白色,但是却长着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只眼睛。《山海经》:“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颙
颙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形状像猫头鹰,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山海经》:“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夫诸
夫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长着四只角的鹿,情状似温柔洁净,喜欢四处角戏,一出现其地必定是大水时期。《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蒨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凿齿
凿齿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之一,居住在南部沼泽地带,长有象凿子一样的长牙,手中持有盾和矛。《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岐舌东,为虚四言。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鹿蜀
鹿蜀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兽类,样子像马,头部白色,身上斑纹犹如虎斑,长有一条红色的尾巴,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在唱民歌。《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乘黄
乘黄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猰貐
猰貐又称窫窳,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曾是天神。《山海经·海内西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杀人。
巴蛇
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据说体长大到能够吞下一头大象。《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陵鱼
陵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怪鱼,人脸却有鱼类的身体,有手与脚,属半人半鱼的姿态,栖息在海中,有的古书把它称作鲛人,有的说就是人鱼。《山海经·海内北经》:“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雷神
雷神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半人半兽,龙身人首,生活在雷泽之中,在雷泽中游戏玩耍,常拍打肚子,一拍肚子就会发出轰隆隆的雷声,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屏蓬
屏蓬是出自《山海经》的一种异兽,头犹如猪头般,生两个头,各在一端,意志处处相对,一个脑袋只能控制一对足。遇到惊慌之时,总是一个头想走那边,一个头想走这边,扯来扯去,移不动尺寸之地。
狡
狡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一种异兽,出自《山海经》中的《西山经》。《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在穰”。
鱼妇
鱼妇是出自《山海经》的一种异兽,据说是颛顼死而复苏变化成的。《山海经》中《大荒西经》曾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九凤
九凤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神鸟,以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
化蛇
化蛇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怪兽,人面豺身,背生双翼,行走如蛇,盘行蠕动,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又像是妇人在叱骂,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招来滔天的洪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记载:“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
相柳氏
相柳氏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神,蛇身九首,蛇皮花纹似虎斑,九个脑袋,面孔和人相似。《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狍鸮
狍鸮是传说中的吃人怪兽,生活在钩吾山,身体像羊,人的面孔,眼睛却长在腋窝的下边,牙齿与老虎的类似,还有人的指甲,叫声就像婴儿在啼哭。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鴞,是食人。”
犀渠
犀渠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出于黧山,样子象牛,皮毛黑色,叫声象婴儿一般,以人为食,极为凶恶。《山海经·中山经》道:“(厘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山膏
山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怪兽名,其状如猪,好骂人,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山中经》:“苦山,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骂。”
冉遗鱼
冉遗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怪鱼,出自《山海经》。涴水从英鞮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这种鱼长着鱼身、蛇头,还有六只脚,眼睛形状如同马的眼睛,吃了这种鱼可以使人不患梦魇症,还可以防御凶灾。
耳鼠
耳鼠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如鼠,兔头,能以尾飞,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有云:“耳鼠,兽,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何罗鱼
何罗鱼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一首而十身。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犼
犼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北方食人之兽,状如犬,传为海中神兽,状如马而有鳞,口中喷火,鷙猛异常,能食龙。其说多见於宋以後。
长右
长右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兽名,大水的征兆,其特征是猴状而四耳,吼叫声像人的呻吟声。《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羬羊
羬羊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名,出于钱来山,形状像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鯥
鯥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鱼,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类
类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一身具有雌雄两种器官。《山海经·南山经》:“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猼訑
猼訑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兽,样子像羊,有九条尾和四只耳朵,眼睛却长在背上,有人说取它的皮披在身上就不知畏惧。《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灌灌
灌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把它的羽毛佩戴在身上使人不迷惑。《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食之不疥。”
鵸鵌
鵸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异鸟,出自《山海经》中《西次三经》。《西次三经》:“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
帝江
帝江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鸾鸟
鸾鸟是指传说中的神鸟、瑞鸟,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山海经·西山经》:“(女牀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PS:《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异兽图全部大图赏析下载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