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动念是我们要做一件事前发起来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生活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事前首先要有想法,有计划,有行动,最初肯定是先起心动念。事情的好坏跟我们的念头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这会大家一起共修学习善法,这时候的念头就是善的。我们的凡夫的心就像猴子野马,乱跑乱跳,没有定性,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有的人说我做善事就好,但是以佛的标准都是在造业。每天一醒来,我们可能就是在考虑怎么多赚点钱;因为我们的傲慢,明明是自己错了,但是就是不认错,对错不明,真假不分,就是痴迷;别人讲一句,我们就火冒三丈,骂人。我们每天在贪嗔痴里轮回。就算我们去掉了贪嗔痴,我们还有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到别的生命。
我们今天认识了佛法,接触了佛法就要懂得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少造业。有时候别人来找我们的麻烦,其实都是有因缘的,没有一件缘无故的,有可能是我们过去有意或无意间中伤了别人。所以佛制定了很多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戒律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我们只有持戒才会不造业,才不会让别人心生烦恼。诸佛菩萨的心是大爱的,他关爱的不仅仅是人,而是所有的每一个生命。
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心如何起,念该怎么动。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的行为和我们起心动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我的处事中,我常常会区别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们一定要理清这个关系。当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先要考虑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有意做还是无意做的。无意的话,我们就不能去计较。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恩怨是非,就是要理清别人的出发点和用意。
我们要慈悲,要学习诸佛菩萨的起心动念,他们的起心动念都是善的,没有恶的。菩提是觉悟,是大觉,一切为善,为公,不为私。没有一个佛菩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幸福而成就的。现实生活中慈善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就是现代生活中菩萨。我们要按照佛菩萨的修善、修公,去恶、去私,这样我们身边就都是祥和的、开心的、快乐的。
开心快乐从哪里来?都是从无私中来!我们的开心快乐绝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可以成就的。以前我们佛缘斋供餐的时候,无私奉献的义工、欢喜来吃素的、发心供养的都是无私的,这些无私营造了我们和谐的氛围。无私行为的前提就是有一个无私的起心动念。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首先就是要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能利益到多少人,帮助多少人,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虽然有慈善的心,首先要把自己生活过好。诸佛菩萨也不支持说利益别人伤害自己,强调的是自利利他,先把自己搞好了,才能利益到别人。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