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炉’是一种可以用手执持、可以在行动中使用的香炉。它的形状,据释氏要览说:‘法苑珠林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狮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狮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手炉’的质料:有木料的、有玉石料的,也有用钢铜等金属造的。
晚近以来,所见‘手炉’,长约一尺数寸。其形状多为龙首炉头、鱼身炉柄。或作莲花瓣炉头,如意身炉柄。比起早期的‘手炉’,已经颇不相类了。
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
执持‘手炉’:有直执、横执两式。无人阻碍,可以直执。直执之时:炉头前伸,柄炉向后。若在众中,人多挤碍,则宜横执。横执之时:炉头托在左手,炉柄握在右手。—若执炉礼拜时,横执平胸,腰部徐徐弯下,两腿随之屈下。两膝跪于垫边,将炉横执置于顶前垫上。礼毕,起身直立,将炉一举齐眉。若执炉问讯时,右手执炉柄,左手执炉头。将身鞠下,然后起身直立,将炉一举。
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手炉造型
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