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佛陀说:做一个良善的人,起码要实行五戒:
一、不杀生-一每个人都是爱护自己的生命,不愿给别人伤害的,所以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让别人受苦;就是动物,也是一样的知道痛苦,爱护自己的生命的,我们不要故意去伤害它;这样,才能养成仁慈的性格。
二、不偷盗一-世界上一切财物,大概来说,都是各有主权的;所以凡不属於自己的东西,都不应该去偷取、抢夺、侵占它。就是路上的遗失物,也不应该偷偷地把它收藏起来。实行不偷盗,才能养成公私分明的廉洁。
三、不邪淫一-夫妇是家庭组织的中心,要使一家人的和好,夫妇的和睦,是最要紧的。所以,做丈夫的或做妻子的,除了自己合法的夫妻以外,对别人的丈夫或妻子,以及一切青年男女,不可非法的去引诱。使他们脱离家庭,扰乱了家庭的和乐。
四、不妄语一-人与人间的传达情感,交换意见,全靠语言;所以我们的语言,要正确,要诚实,是就说是,不知道就说不如道,这样才能得到人家的相信;人与人间的相处以诚,互拓信用,要从不妄语做起。
五、不饮酒一-酒是麻醉神经的饮料,它会伤害我们身体的健康,影响我们精神的宁静;如果染上了饮酒的不良嗜好,就会戕害身体,荒废事业;而且理智被酒麻醉了后,平时不敢做的杀、盗、淫、妄种种不好的行为,也做出来了,所以应该戒除它。
为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完善的人格,所以我们要把五戒实行起来。
五戒问题:
1.怎么样做一个良善的人?
2.什么是五戒?
3.为什么不可以杀生?
4.我们实行不杀生,有什么好处?
5.为什么不可以偷盗?
6.我们如果看见路上的遗失物,可以把它收藏起来吗?
7.我们实行不偷盗,有什么好处?
8.要使一家人和好,什么是最要紧的?
9.非法去引诱别人的丈夫或妻子,以及一切的青年男女,有什么害处?
10.人与人间的传达情感,交换意见,全靠什么?
11.我们的语言要怎样,才能得到人家的相信?
12.酒是怎样的饮料,它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13.我们如果染上了饮酒的不良嗜好,就会怎样?
14.我们为什么要实行五戒?
十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於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的好行为,叫“口四善业”。
说诚实话,不说谎话骗人,是“不妄语”;不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友好,是“不两舌”;不说粗暴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是“不恶口”;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是“不绮语”。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彻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理,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心理的生起,就叫做“不贪欲”。对别人的行事,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怨他恨他,这是“嗔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人,就叫“不嗔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能辨别是非,明白因果,通达事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这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来发动身体与口头良好的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来充实善的心理;这样,做到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
十善问题:
1、什么是十善?
2、十善的前三种,叫做什么行为?
3、十善的中四种,叫做什么行为?
4、什么是不妄语?
5、什么是不两舌?
6、什么是不恶口?
7、什么是不绮语?
8、十善的后三种,是要说明什么?
9、什么是贪欲?什么叫不贪欲?
10、什么是嗔恚?什么叫不嗔恚?
11、什么是邪见?什么叫不邪见?
12、怎样才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