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如何利益众生?

诸位法师慈悲,各位居士欢喜,阿弥陀佛!学人是辽宁盘锦果愿,今天讲说的题目是《如何利益众生》。
《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最初发起菩提心,中期以三大阿僧祇劫积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净除种种的罪障,最终圆成了佛位,他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绿松石搭配金刚菩提手串


如何能够利益众生?就是使令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所谓的佛法,就是佛陀所传授的、使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这就叫作佛法。此处说”如何利益众生”,分成三科:就是离苦的方法与得乐的方法;离苦的科里分成二科:离恶趣苦与离轮回苦。
先说离恶趣苦。恶趣有什么样的痛苦?地狱有寒热的痛苦,饿鬼有饥渴的痛苦,旁生有愚痴的痛苦。如何从这些痛苦当中解脱出来?解脱的方法有众多,其中对主要的两种:第一是清净地皈依三宝,第二是于佛陀所说的善乐根本、业因果如理的取舍。这样方才能解脱恶趣的苦。
如何是皈依?皈依是求救护的意思。我们皈依的对象是谁、我们请求帮助的对象是谁?我们请求帮助的对象是:佛宝、法宝,僧宝。加清净是为了鉴别我们除了三宝之外没有另外可依靠的依怙。
所谓清净的皈依,就是将自己今生、来世的一切苦乐全然地托付于三宝,除了三宝之外没有其他的依靠处。
我们说皈依,就要了解皈依的对象。我们皈依的对象就是佛宝、法宝、僧宝。先说这三宝的性相也就是定义是如何的?
云何是佛宝?断除了一切过失,圆满了一切功德的对象,具足四圣体性这样的对境,这就是佛宝。
如何是法宝?“圣者相续之中所具备的道谛和灭谛的证悟”,这就叫作法宝。
如何是僧宝?“就是修持佛法,获得了见道以上的圣者”修学佛法,这就叫作僧宝。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我们皈依三宝清不清净取决于我们皈依的因清不清净。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叫做恐惧,第二叫做信心,第三个叫做悲心。
我们所恐惧内容是什么?我们所恐惧的内容就是有寂二边的痛苦。所谓“有”,指三有轮回”;“寂”就是声闻、缘觉独自趣入解脱的涅槃。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我们对于这两种痛苦都要发起恐惧。我们对什么有信心呢?对于佛、法、僧三宝,具足救度我们出离有寂二边痛苦的痛苦,他有这样的能力具足信心。我们“悲心”的对象就是对于一切正在承受有寂两种痛苦的众生发起慈悲,希望能够救度他们。我们皈依三宝的原因就是如此。
三宝为什么能够使令我们皈依呢?他们为什么能够救助我们呢?他是具足他们的功德的。三宝有什么样的功德?要分别地说。佛法所具足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概括起来可以从四个方面说、:
第一个方面就是佛身的功德,佛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好。佛从丛林里经过,哪怕是草木也要向佛弯腰致意。佛的脚印当中,如果有一个小小的虫类在其中去世的话,它会在七天之中享受无上的大乐,在命终之后要往生天界,佛身的功德有这样不可思议。
佛语的功德:佛是具足六十种妙音的。佛陀以一音说法,佛虽然是印度人,但是他跟大众讲法是不要翻译的。有一千个人同时到佛陀的面前以不同的语言提出不同的问题,佛以一句话是完全可以同时答复他们的,使令他们获得各自满意的答案。这个是佛语的功德。
如何是佛意的功德?佛意主要是两种功德,就是慈悲和智慧,是与凡夫人不相同的。佛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的慈悲是对于一切众生,无有亲疏远近,都视作母亲与独子一般的慈悲。佛陀对于数次谋害他、分裂僧团的提婆达多和对自己的独子罗睺罗他们两者是没有分别的。
佛陀的智慧可以分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两种,观一切众生如“掌中观庵摩罗果”。有这样一个例子: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稻木竹苇一起焚毁,放在四大海水之中反复地搅拌几日,从其中取出一颗灰尘,佛可以无颠倒地说出此是某处某树的枝叶,佛是具足这样的智慧的。
佛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功德?佛的事业不假造作而有,佛要做任何事情不是象我们这个样子,要安排这样、安排那样。佛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做这件事件的时间到了,就立刻要做。佛宝具足身、语、意、事业这四方面的功德。
法宝具足什么样的功德?法宝的功德更难以思议,只可以以比量来推之。比量就是以推理来了解,怎么来了解?佛陀是由修持佛法而成就佛果,佛陀具足这样的功德,法宝的功德可以推理得之。
僧宝有什么功德?僧宝功德也是众多的,仅举其中的一个例子:初地菩萨可以于一刹那时间分身一百到一百佛刹去供养一百位佛,利益一百位众生,这是仅此到了初地他具足这样的功德。由于他们具足这样的功德,是可以信赖的,所以说我们可以依靠他们解脱痛苦的。
佛、法、僧三宝对我们的救度方法有所不同,我们皈依三宝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如何不同?这里举一个比喻来说:
比如说长久卧病的人,他希望康复,需要三个条件,哪三个条件?第一个需要特别良好的大夫,他很清楚这个病是怎么来的、要怎么治疗;第二是要有一个对症的药;第三由于长期卧病不能够自理,那么需要一位护士。我们身体是否有病?各人有各人的差别,但是我们的心是完全都有病的。我们有一个什么病?我们有一个烦恼的大病,常劫以来流转生死就是被烦恼的大病所恼害。为我们指示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如何能够趣向解脱的方法、象医生一样的是哪一位?这就是佛宝。
佛宝是我们的导师,是指引我们如何解脱的这样一个对象是佛即是我们的导师。如同你要治病的话是需要用药,我们想灭除烦恼是需要修持佛法,法宝就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正皈依。我们最初进入到佛法之中是一无所知,礼诵、跪拜这些是完全是不会的,怎么样由闻思修得三摩地这些是不能了解的。最初需要一个仿效随学的对象,这个对象是谁呢?这个对象就是僧宝。
由此可知,僧宝是我们修行的助伴——帮助陪伴。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应以佛宝为导师、以法宝为正皈依、以僧宝为我们的助伴。

皈依之后需要做什么?应该修持皈依的学处,在《瑜珈师地论》当中说,“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诸根调柔,受诸学处,悲悯众生,常供三宝”,这是我们皈依之后需当做的事情。第一个皈依大略就是这样。
第二个于善乐根本、业因果应该发起深忍的信受、如理的取舍。业因果是极其广大深细的,是不容易了解的,我们首先就业因果一般性的特点说一下,这里大概有四个方面,哪四个方面?
第一业是决定的。我们所有的快乐决定是由善业出生的,我们一切痛苦决定是由恶业造成的。
第二业是增广的。我们的业不是静止不变的,比如说一颗种子埋在地里,渐次渐次它可以长成一棵大树,业亦复如是,是不断地增广变化的。“已造业不失,未造业不遇”,我们曾经造作过业一定要在身中成熟的,未曾造过的业是绝对不会在身上显现的。如《楞伽经》中说:“色识虽转灭,而业不失坏,令于诸有中,色识复相续”。
对于业一般性的特点有所了解之后,我们日常如何进退,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需要有一个取舍的基础。《俱舍论》中说:“摄其中粗显,善不善如应,说为十业道。”我们所应当做的就是十善,不应当做的就是十不善。如何是十不善呢?如《光明经》中说:“身业有三种,口业复有四,以及意业三,别悔十不善。”由我们身体所造作的恶业有三种: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由语言方面有四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的三种不善业有:贪欲心、损害心、邪见。断除这十种不善,就是修持十善,这就叫作如理地取舍业因果。
对于我们先前所造作的罪业应当如何处理?它决定是要发生一个不好的作用在我们身上,那就要勤加忏悔。忏悔的力量就象种子被水所泡、被火所烧,它就不发生作用了。
由清净地皈依三宝、如理地取舍业因果,我们决定是可以不堕落恶趣的。那仅仅不堕落恶趣就足够了吗?还是不足够的,我们相续中的轮回根本、我执依旧是存在的。如何是我执?认为一切法不依靠外在的因缘,可以独立实有自主的存在,这个就是我执,这个就是轮回的根本,一切痛苦的来源。
我执还是存在,一旦遇到悦意的境、欢喜的对象,我们就会生起贪欲的心,遇见不悦意的对境、讨厌的对象就会生起损恼的心,遇见中庸的对境还会愚痴一点。总体来讲还是要起惑造业、受生轮回的,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脱离轮回。脱离轮回的法有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出离心、修持增上三学。如何是发出离心?对于三有轮回一切胜事,见它唯是苦性,思惟从中获得解脱的心,就是出离心。以出离心作为动机,我们要修持增上三学,这样的话可以解脱轮回。
解脱轮回的次第是如何的?我们轮回的根本如前所说就是我执,要断除我执,就要修持我执的正对治——增上慧学。增上慧学所说空性的道理,就是一切法无自性唯是假名安立,以这样的空性慧来断除我执。但是认识这样的空性慧是这样简单地就了解吗?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所破”,我们“所破”的内容是什么?要有的放矢,我们所破除的是“以为一切事物是独立、自主、实有、存在的”,这个是修空性慧可以断除的。这样甚深不可思议的智慧是我们一颗散乱的心所能修习、所能生起的吗?不是的。是需要我们的心宁静不散乱、心缘一处,这就需要增上定学。
增上定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寂止或奢摩他。成办寂止首先要对修持寂止的教授有详细、细致、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依止奢摩他资粮。奢摩他资粮就是修持寂止所需具备的内外条件。第一就是住随顺处,住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清净、衣食又容易获得、相对安全,这样的一个地方;第二要少欲知足;第三要清净持戒。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之下,把一切的杂务放下,这样是可以成就奢摩他的条件。
如何成就寂止?就是要修持寂止的所缘。寂止在弥勒菩萨开示的《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里有广大的教授,也不能详细地解说。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就是以八行断除五过、以六力成办九住心。
五过就是懈怠、忘失教授、沉掉、作行、不作行。懈怠就是懒于修持;忘失教授就是对所应当修持的内容不能够记忆;沉掉就是沉没与掉举;不作行就是在生出沉掉的时候没有及时地对治;作行就是没有出现沉掉的时候加以对治。这个就是五种过失,应该以八种行来断除它。
八行就是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不作行平等舍,以这八种行来断除五种过失。在这之后依止六力,听闻力、思惟力、意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依靠这六成成就内住乃至等持的九住心,这样可以渐次成办奢摩他。成办奢摩他之后我们的心就象“如鱼游水”,鱼在水中游,但水是没有任何的波浪。
我们要修持这样的寂止,我们的心首先要不散乱、身体不放逸,需要增上戒学。戒有别解脱戒、菩萨戒两种,别解脱戒详细地分有八种,在家的三种、出家的五种;菩萨戒根据不同的戒本,虽然戒条的数目、开遮的轻重稍有不同,但是内容总体设为: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聚。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饶益一切众生。
戒学如何修持?首先要受持戒律,受持之后应该严谨地守护,如“牦牛爱尾”一般地守护。通过发出离心,修持增上三学,可以解脱轮回的痛苦。
轮回的痛苦解决了就足够了吗?还是不足的。因为仅仅个人解脱了轮回,一切有情还是在轮回之中受苦的。我们要是与一切有情毫无关联,象人和木石这样的关系,那就可以不顾。然而我们数次受生于轮回之中,一切众生都是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对我们都有今世母亲一样的恩德,我们应当报答他们的恩德,我们应当发起菩提心。
如何是菩提心?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就是佛果,心就是欲求的想法,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希望获得佛果,这个就是菩提心的定义。
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为了自利,我们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了利益他者,我们修持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由此当我们真实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我们进入了大乘的资粮道,这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法都是成为了成佛的资粮。这样的境界辗转的升进,当我们获得了缘空性的止观双运瑜伽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加行道。加行道有暖、顶、忍、世第一四位,获得忍位的时候就决定可以不堕落恶趣。当现证空性的时候就获得了大乘见道,从二地到十地就是大乘的修道,在八地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解脱,当来到第十地的最后一刻,以金刚喻定断除所知障最微细的习气种子,在这之后就到了第十一地,就成就了佛果。在成就了佛果之后我们自利利他,利益众生的愿望就圆满了。
学人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如何利益众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