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超越认知的菩提心:神秘的密宗教理,可由三毒证道

一般人认为,密教着重的是各种各样神秘修行方法,哲学思想相对贫乏。这种观点未能完全反映密教教义的本来面目。密教作为在大乘思想基础上建立起的宗教派别,其佛学思想底蕴是十分深厚的,某些方面杂揉其它宗教的内容,对佛教学说应该说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今天评价密教往往过分重视其晚期出现的一些纵欲行为,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行为毕竟不能代表其思想主体。只要我们承认密教是佛教整体发展的一个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定位成神秘、堕落、庸俗的宗教体系。

念佛


事实上密教拥有大量的密典,数量不在显教经典之下。这些经典对空宗中观方法的运用十分娴熟,另一方面对有宗分立法相的方法也都有极为巧妙的吸收。可以说,密教的思想基础正是大乘思想的主干部分,而且,它更深一步,运之于现实人生,不以悲观消极的状态,来定位人生,相反提倡转染为净,变苦为乐的修行实践,这无疑是对现实幸福的积极追求。密教更多地摆脱小乘苦空的影响,直接展示喜悦的宗教体验,是大乘佛教各派所未能涉及的。
简单说来,密教哲学的基础是菩提心论。其价值观则可归结为那个为众论所评“大乐”思想。
菩提心,一般认为指的是众生发起修行正法、证得觉果的愿心,在密教中,往往把菩提心等同于佛性、自性。这不难理解,佛教中常言发心即是解脱,愿心本身即是本性。
密教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空宗相似,从其对立存在这一点上否定世界存在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正因世界有种种千差万别的现象,所以没有一种现象可以说是世界的本体,把物质或精神视作不变的本体,密教觉得都不可接受。密教经典提出,只有对立两极彻底合一的状态才算是终极真实体。这个真实体没有千差万别的事象可谈,所以“不二”、“平等”;不经历生灭变易,所以叫“金刚”;没有任何染心妄念,所以可以称作“净心”。《瑜伽大教王经》中说:“实相菩提非有无,亦无二边无中道。离相寂静如虚空,三世诸佛何所证?”

实相菩提是彻底超越一切名言事相的真实体,是超越存在的存在,甚至谈不上什么证悟的问题,因为本在其中,本心流露而已。关于此点,《名义经》中有精采的解说:自心如实证觉已,彼所觉心不可得。自心如实正了知,而诸魔心亦如是。
这就是说,自心证悟的状态中,没有任何证悟的体验,不留悟痕。自心如实地发生作用,所谓魔心也是一样。证悟不是完成了某种认识作用。话说到这份上,确实无法诉诸于理论认识了。但是密典还要进行慈悲的宣说,《瑜伽大教王经》中从四个方面说菩提心的特征。
其一,“菩提心本无生灭,性净无法无所受,无著无染如虚空,是即坚固菩提心。”菩提心远离生灭,其中没有任何执着、染污可谈。也没有“法”、“受”之类的事情。
其二,“此性本来无有性,无相无为体凝寂,此法源自无我生,是即坚固菩提心。”菩提心的存在严格说来不是存在,它超越人类的认识,因为它没有任何特征可供认识,可供认识的东西肯定是有生有灭的事相。
其三,“法界本来无所生,寂然无性亦无相,洞达空性无边际,此即菩提真实心。”菩提心没有生起万物,也不是没有生起万物,生不生都是事相特征,不能用来认识菩提心。
其四,“诸法自性皆清净,本来寂静无所有,亦无菩提亦无佛,及彼众生及寿者,有见如梦如幻化,无见之见亦复然,离有离无取舍之,是即坚固菩提心。”这是说众生的认识作用也只是如梦如幻的作用而已,不能等同于菩提心。

总之,菩提心是不可思议,绝对形而上的存在。密教受大乘有宗的影响,强调转染为净的解脱可能性,相反,认为身在染中,对染必须善加利用才能得度。
首先,密教认为染净只是一种人为区分,本性不二,只是由于人的认识,才产生了相对的状态。染与净本无定态。《真实摄经)中说:“应知法界无分别,见贪可离斯可罪,是故染净性真常,此中知者无余事。”
染性与净性本来真实如一。净是真实的,染也是真实的,所谓虚妄只是说认识产生了虚妄作用,净性与染性本是一体两面的事。从这个逻辑出发,染本身也成了净,关键在于染如何加以把握。染成了解脱的重要途径。对染产生厌恶,希望离染得净根本上就是避火投水,必须从现存状态中直入解脱。
以染治染的思想虽是密教十分强调的方法,但并非密教的独家专利,般若类经典早就有过钻木燃火、以楔出楔的说法,只不过密教明目张胆地把它付诸于实践罢了。所谓“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直破要旨,公开宣称要用染法来达至清净。换句话说,就是证悟到染的本性,染净不二。

麻烦的是,密教在说染法时强调淫欲,这多少和人们的常规道德观念不符。其实,关于淫欲的问题完全不必总放在道德范畴里讨论。《大品般若经》中早就说过,“淫净”和“色净”以及“一切种智净”,从根本上说没有区别,贪瞋痴也是一样。又如《维摩经》里说,佛为增上慢人(抱住成见不放且自高自大之人)说戒定慧是道,没有增上慢的人,佛对他说贪瞋痴也是道,不必另作他求。又如《大智度论》里喜根著萨说: “淫欲即是道,瞋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若有人分别,淫怒痴与道,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
淫欲中生成无量佛道,打通相对达至绝对,不可能舍弃染的一面。喜根菩萨又说:“若人计吾我,淫将入恶道,见有无法异,是不离有无。若知有无等,超胜成佛道。”
道理更深一重,那些认为淫入恶道的人恰恰是抱住我相不放的人,他们没有领悟至高无上的、非有非无的本体,所以对淫抱有恐惧,害怕入恶道。其实并没有什么淫可淫,更没有什么恶道可入。证悟了有无的本性不二,才算是成就佛道。
三毒即是道,由三毒而证道,是密教的基本思路,在宋绍德所译《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中,有偈说到三毒,颇为精采:
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诸法即贪欲,知是则是佛。
贪欲及恚痴,无有能得者,是法皆如空,知是则成佛。
见非见一相,著不著亦然,此无佛无法,知是名大智。
如人于梦中,得道度众生。无道无众生,佛法性亦然。
道场无所得,若得则不有,明无明一相,知是为世尊。
众生即菩提,菩提即众生。菩提众生一,知是为世尊。

密教这种重视染,不轻视恶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善恶一性论超出了道德观的范畴,对于我们把握某些基本的道德范畴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密教对人们指出,所谓善恶、染净、贪不贪等只是人们具体行为中相对存在的状态,人们不应该把清净心的一面作为执着不舍的目标,而陷于另外一种贪欲之中,如此则层层不休。追求清净和染污是同种心态的产物。
显然,密教并不是故意要为作恶纵欲寻作借口,相反,它倒是在人类千百年来沿用的单向思维面前提出了质疑。密教是佛教发展的两大体系之一,与显教一起构成了整体的佛教,今天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密教由于推崇某些与社会道德观念不合拍的修行方法,在各地的发展中走过了十分崎岖的道路。目前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这一形态的地区只有中国的西藏。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超越认知的菩提心:神秘的密宗教理,可由三毒证道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