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是发菩提心的第一步
每位道友,每一位发菩提心者对于世间相,对一切环境,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通俗地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不一致,想法不一致,所走的路就下一致。同一个班,共同学习同一种经书但是各人的理解,各人的看法各人的进入,完全不一样。我们发菩提心,第一个就是...
每位道友,每一位发菩提心者对于世间相,对一切环境,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通俗地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不一致,想法不一致,所走的路就下一致。同一个班,共同学习同一种经书但是各人的理解,各人的看法各人的进入,完全不一样。我们发菩提心,第一个就是...
了解佛教文化的朋友都知道,在佛教的起源传说中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佛祖释迦摩尼证道之前只是一个国家的王子,和耶稣并不同,他没有出生就带有高深的道行。 在一次出行中,佛祖释迦牟尼看到了人们受到疾病的痛苦,老人的折磨,因战争导致的残疾人的...
摘自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义 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佛光呢?这是因为我们被我们的烦恼、被我们的业障障碍住了,不是阿弥陀佛不照我们,我们每天都在阿弥陀佛的光照之内,只是烦恼太重、妄念纷飞,一刻也清净不下来,所以感觉不到。《华严经》中说:...
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
明缘起第一 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辨色空第二 谓师子相虚,唯是真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约三性第三 师子情有,名为遍计。师...
始终心要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 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 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 然兹三惑...
魏晋概况 方等般若 三国时代从西域或印度来的僧人,所翻译的经典以小乘较多,而大乘经典亦已间有译出,其中著名的翻译家有支谦和康僧会。至两晋以后,则以翻译大乘经典为主,而于众多的大乘经中,以『方等经』最先倡行,『般若经』亦约略同时兴...
传入路线 水陆两路 根据文献的记载,佛教是经由水陆路传入中国的。陆路经由中亚细亚及新疆到达中国,从汉武帝经营西域以来,这条陆路成为东西交通的要道,后来僧侣往返中印之间走陆路的比海路多,著名的有玄奘法师等。至于海路则经由锡兰、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