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业障?
上次有道友问,他说,在南传佛教的经典,《阿含经》中从没有提起业障一词。为什么到了大乘佛教时,就有了业障。现在大家都喊着业障,不仅喊业障,而且更多喊着超度冤亲债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实在很好。一般人问不出来。业障,是来自《华严...
上次有道友问,他说,在南传佛教的经典,《阿含经》中从没有提起业障一词。为什么到了大乘佛教时,就有了业障。现在大家都喊着业障,不仅喊业障,而且更多喊着超度冤亲债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实在很好。一般人问不出来。业障,是来自《华严...
阿弥陀佛是谁?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题义】 在大乘佛教的成长过程里, 最结集完成面世的, 是「般若类」的经典;其中, 以玄装法师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至为完备, 而本经却由于简单扼要, 因此深受佛教人士的欢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题义】 《阿弥陀经》是早期的大乘经典,主要宣扬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鼓励我们发愿往生和说明往生的方法。 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净土法门也随着流转起来。根据大乘的教义,宇宙广大而无边际,其中佛、菩萨的净土更是遍满十方的。不过,如果不指定净土的方向...
思想渊源 弥勒造论 在西元四、五世纪间,瑜伽行派继龙树的中观学派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 相传瑜伽行派的成立者是弥勒, 他为弟子无著诵出《瑜伽师地论》,再由无著编成典籍,成为此派教义的依据,故此瑜伽行派推尊弥勒为始祖,而实际创始人则是无著。...
大乘意义 自利利他 大乘又称为菩萨乘。 在西元第一、二世纪之间,印度佛教界出现了新的学派,他们自称为『大乘』,以释尊作为榜样,强调以成佛作为目标,立志要化度一切众生;而把那些只求取阿罗汉果,着重个人解脱的派别,贬称为『小乘』。 产生原因 怀...
利他的方法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菩萨的一切言行,没有不以慈悲为出点。 我们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是休戚相关的,所以我们把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解除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责任,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断除烦恼,离苦得乐。然而若要真正地去救度众生...
大乘和小乘 上座、大众部的分裂 佛陀在世时,僧伽有严密的组织和戒律,僧众遇有疑问或者发生争论,都可以请示佛陀,所以当时的教团是统一而和谐的。 可是在佛入灭后约一百一十年,僧伽因为对于戒律产生不同的见解,分裂成两派,保守的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