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佛菩萨的法器-衣祴百科知识
衣祴 花笼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衣祴是指法会时盛放散华所用的供养华之器,又称为华筥、花笼、花筥、华箧、华盛等。 《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华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鍮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华,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
衣祴 花笼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衣祴是指法会时盛放散华所用的供养华之器,又称为华筥、花笼、花筥、华箧、华盛等。 《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华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鍮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华,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
经幢 (庄严道场的佛具) 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三层基坛之上,隔以莲华座、天盖等,下层柱身刻经文,上层柱身镌题额或愿文。基坛及天盖,各有天人、...
须弥坛 (庄严道场的佛具)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后来代指建筑装饰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
犍稚 (梵呗赞诵的法器) 犍稚(梵文ghanta)为寺院报时之器具。又作犍稚、犍迟、犍地、犍抵、犍植、犍槌、犍锤。在《玄应音义》卷一中说:“犍稚,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此云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
涂香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涂香(梵vilepana、upalepana)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又称涂身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 《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天竺土法,贵胜男女皆和种种好香,用涂其身,上著妙服。”又依《大智度...
华鬘 (mán音)(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华鬘(梵suma-mala),用华作成之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 《玄应音义》卷一云:“顶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
阏伽器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阏伽器为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之一,是指盛供养的阏伽、涂香、华鬘之容器。在密教修法坛四方及中央的火舍之左右,各陈列三个。从阏伽器之名称,容易令人以为只是盛供养之水之容器,其实它是指...
此类法器是指钟、板、木鱼、椎、磬、铙钹、鼓等物。日常行事、生活作息中集合大众,或于法会、仪式中领众所用。 《勅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钟、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大板斋粥二时长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