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用器物--钟的由来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的时期,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 ‘钟’也是报时之器。‘钟’本来只有‘梵钟’和‘半钟’两种;‘梵钟’就是所谓的‘大钟’,又称为‘钓(吊)钟、撞钟...
‘钟’是佛教的‘犍椎’之一,当初仅仅是作为集众之用的,所以也称为‘信鼓’。—印度在还没有‘钟’的时期,多半是敲击木制的犍椎集众。 ‘钟’也是报时之器。‘钟’本来只有‘梵钟’和‘半钟’两种;‘梵钟’就是所谓的‘大钟’,又称为‘钓(吊)钟、撞钟...
辞源中引述说:‘磬:乐器也;以玉或石为之,其形如矩。’—磬又叫做‘銈(金圭也)’。 据说‘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虞舜时期,它便成为很重要的乐器了。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那些石料,出产于我国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的深山之中...
‘拄杖’是拄身—支撑身躯之杖,也就是世俗间所用的‘手杖’之类。 据毗奈耶杂事卷六说:‘佛在鹫峰山,有老比丘,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蓄拄杖’。毗奈耶杂事又说:‘佛听蓄拄杖,有二因缘: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撄身故’。—这便是佛门中许用‘拄...
‘界尺’是属于佛教的‘器物’之类,并非‘呗器’。因见有人把它误认为‘戒尺’,所以在此把它介绍出来。 ‘界尺’是用木料制作的,它的长度和宽度、厚度,不知是否有一定的标准。—三才图会‘器用类’说:‘尺(界尺)以镇纸,锥以刺书’。禅林象器笺‘器物...
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粪扫衣、金缕衣、缦衣) ‘袈裟’是梵语,这两个字原本是‘kas!a^ya’,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义。 ‘...
因为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僧尼们是不曾穿用鞋子的。其实不然,据禅林象器笺卷下列举鸯掘摩罗经文说:‘如有施主,牛死卖与屠生,转买皮,令人做革屣,许受用著。’又据释门归敬仪说:‘天竺国中,地多湿热。以革为屣,制令服之...
念珠佛珠漫谈: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由于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了解佛珠的起源和意义,会对佛珠生起尊重心,故撰此文以飨读者。 一、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
‘香炉’是焚香之器,也叫做‘香炉’、‘香罏’,或‘薰炉’。在法华经第五‘分别功德品’、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六、净饭王般涅槃经、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六等典籍里,都曾提到‘香炉’的事。‘香炉’是‘三具足’之一;所谓‘三具足’,就是在佛桌上必须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