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文玩学院 第202页

在有爱的圈子 做有爱的事
培养孩子的仁慈心_文玩鉴赏网

培养孩子的仁慈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 一个人如果从小对小小的昆虫都能够去爱惜,就会有慈爱之心,长大了也就绝对不会去犯上作乱,也绝对不会去杀人放火。连昆虫都那么爱护,怎么...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720)去评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_文玩鉴赏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一个孩子来到世间,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其实是父母。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包括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在内的人格品性的教育。之后的学校教育虽然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却基本还是讲“术”,而不是讲“道“。 但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他对生命...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708)去评论
孩子执拗,做功德回向有用吗?如何化解呢?_文玩鉴赏网

孩子执拗,做功德回向有用吗?如何化解呢?

善士问: 请教师父,末学家中初一的娃娃读书有点费劲,自己又不愿意读心经,文殊咒,但是她经常会上香点烛。那么我把每次修法的功德回向给她有用吗?我俩常因学习方法或是学习问题有争执,她的性格比较执拗,如何化解呢?要不要念解结咒? 净觉法师答: 孩...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837)去评论
承担起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育责任_文玩鉴赏网

承担起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育责任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教育更多是侧重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经在大、中、小学占的比例愈来愈微薄。这一点每个做家长的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不能放弃对孩子道德人格的教育,家庭就得承担起这样教育责任。 现在很多家长只注意孩子的成绩...

赞(1)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558)去评论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_文玩鉴赏网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善士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来的,那就是善缘,也就是佛法上讲的“菩萨眷属”;如果是欠债不还者,那就是...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795)去评论
学佛后如何有智慧地去引导家人?_文玩鉴赏网

学佛后如何有智慧地去引导家人?

我们有很多时候,会把佛法专业套路拿来去要求家人,导致家人朋友纷纷反对佛法。为什么反对?一个人学了佛,一家人没饭吃,那他当然反对了。为什么会没饭吃啊? 我学佛,我要吃素,他们都不吃素,所以不给他们做饭,叫他们反对我。这个态度非常可爱,理由也是...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749)去评论
正确拜佛姿势图解_文玩鉴赏网

正确拜佛姿势图解

拜佛,很多人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的一件事,对于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而言,几乎每天都会拜上一拜,很多人为了祈求家中平安都会在家中摆上一尊佛像,经常对着祈祷参拜,然而拜佛的姿势绝不仅仅是跪下那么简单。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正确拜佛姿势图解吧。 拜佛时...

赞(19)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41863)去评论
如何发菩提心?_文玩鉴赏网

如何发菩提心?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人天乘佛法的区别在哪里?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菩提心。认同了三世说的生命观、能够生起出离心、但生不起菩提心的人,是无法修习大乘佛法的;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能够生起出离心还能生起菩提心的人,才是大乘根性的修行者。“菩提”是...

赞(3)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828)去评论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