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文玩藏品 第309页

《阿弥陀经》选_文玩鉴赏网

《阿弥陀经》选

【题义】 《阿弥陀经》是早期的大乘经典,主要宣扬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鼓励我们发愿往生和说明往生的方法。 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净土法门也随着流转起来。根据大乘的教义,宇宙广大而无边际,其中佛、菩萨的净土更是遍满十方的。不过,如果不指定净土的方向...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749)去评论
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_文玩鉴赏网

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

中观意义 超越二边 中观,是指古印度龙树菩萨依据《般若经》『缘起性空』的观念而造《中论》,所提倡的一种脱离执着、不偏不倚的理论和观察方法。 思想渊源 论典勃兴 在西元二、三世纪间,正当大乘经典逐渐面世的时候,有学问的论师辈出,他们不仅大量注...

赞(2)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245)去评论
佛陀的基本教义_文玩鉴赏网

佛陀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法 弘法利生 佛陀成道之后,决意把他所证悟的真理来教化众生,让他们也能同样地得到解脱。 教法网要 他所证悟的内容是因缘法--即一切事物都是由种种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而灭,其中并没有常、一、具主宰的实体。佛陀最初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

赞(1)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562)去评论
三藏经典的结集_文玩鉴赏网

三藏经典的结集

发展概况 资料难得 研究佛学,除了听闻正法、阅读经典之外,还要分析思考,这两者是必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因此,获得内容正确、说理明白的经典实在非常重要。然而要找寻这样完美的本子却不是容易的事,因为经典在千百年来,经过多次翻刻印刷,错漏自然难...

赞(1)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640)去评论
释迦牟尼佛陀的行化与涅槃_文玩鉴赏网

释迦牟尼佛陀的行化与涅槃

化度众生 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成道后,决意把自己所觉悟的真理教化众生,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 他本想先化度曾求教过的跋伽、阿罗逻、郁陀罗三位仙人,可是他们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只好改往鹿野苑化度曾经待奉他多年的憍陈如等五人。他们五人虽然见到佛陀从...

赞(1)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661)去评论
大师高僧百科知识事略_文玩鉴赏网

大师高僧百科知识事略

一、虚云老和尚 幼年喜佛 虚云老和尚〈一八四零年—一九五九年〉,俗名萧古岩,湖南湘乡人。 他出身官宦之家,父母中年无子,甚感忧虑,他母亲往观音寺向观音菩萨求子,因此得到感应而诞下了他。他自小爱吃素,每当阅读佛经便不忍释手,渐渐萌生出家的念头...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879)去评论
佛、菩萨的意义_文玩鉴赏网

佛、菩萨的意义

  佛、菩萨   一、佛   「佛陀」的意义   「佛陀」 是梵文,简称为「佛」,意译「觉者」。众生需要经由长期的修习才可得到这最高的果位。   「佛陀」的意义有下列三种:   一、正觉:能够如实地明白一切事物的性质和相状;把烦恼除去,脱离...

赞(1)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2965)去评论
世间的因果&生死轮回_文玩鉴赏网

世间的因果&生死轮回

佛说四圣谛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说他所证悟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使他们了解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道理,进而解脱生死轮回,证得阿罗汉果。此后佛陀在他的四十五年弘法生涯中,所说的种种法要,实际上都没有超...

赞(0)文玩鉴赏V文玩鉴赏V阅读(1909)去评论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